硕士论文摘要和结论区别?关于陈嘉庚精神的论文?

刚刚阅读1回复0
东乐
东乐
  • 管理员
  • 注册排名3
  • 经验值377685
  • 级别管理员
  • 主题75537
  • 回复0
楼主

硕士论文摘要和结论区别?

硕士论文摘要和结论区别?关于陈嘉庚精神的论文?

一、内容方面不同

摘要:需要让读者看出你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,即你基于什么背景选出的题,你研究的目的是什么,打算用什么 *** ,得出什么样的结论,即五个要素:研究背景+问题陈述+研究目的+研究 *** +结论。

结论:结论应该包括研究结论能够应用于什么样的领域,与前人研究相比不足之处之处在哪里,使用推广前景是什么,即四个要素:总结+建议+不足+展望。

二、框架方面不同

摘要:一般采用“背景→问题陈述→研究目的→ *** →结论”的顺序,对于学位论文,硕士论文摘要的长度一般要求不超过1000字,本科不超过500字。

1、背景:这部分会在绪论的研究背景部分做详细阐述,所以在摘要部分用1句话说明即可。

2、问题:基于背景突出研究上的不足,强调该问题提出的重要性以及意义

3、 *** :介绍 *** 时,尽量指出可靠性和适应的参数范围,一般来一句话即可,常用的 *** 就定性、定量、定性+定量的 *** 。

4、目的:研究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有什么意义。

结论:一般采用“总结→建议→不足→展望”的顺序,占据论文1/4的篇幅,一般字数在1500-3000字。

1、总结:简明扼要地重申论文的主题及其重要性。重申你的主要论点与主张及其重要性。

2、建议:基于上述总结提出未来改进的建议,这一部分可以不是必需有的,需要根据你整篇论文的主题进行选择。

3、展望:概述未来的研究可能性,基于上述结论与不足的地方进行纠正,并进一步开拓论文论述范围,往更深入、更科学、更精准三方面靠。

摘要不能出现引用,结论可以无论是摘要还是结论都需要用第三人称

结论是论文的实际价值体现,切不可盲目放大

摘要不分段,结构严谨,表达简明,语义确切。摘要先写什么,后写什么,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。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,互相呼应

关于陈嘉庚精神的论文?

往往提到一个地方,就会想起一个人,比如提到集美,就会想到陈嘉庚。

在去集美的路上,就听到许多关于爱国华侨陈嘉庚的故事。说他年轻时就闯南洋,一生勤俭节约,把赚来的钱和省下的钱都捐给祖国文教事业,得到人们的尊敬。 *** 称赞他为“华侨旗帜,民族光辉”。

集美是个美丽、静谧而又整洁的地方。高大的行道树在微微的海风里婆娑。陈嘉庚先生创办和资助的学府隐藏在绿树红瓦龙脊凤檐之中,学子的朗朗书声绽开了先生的微笑,大海均匀的涛声,像先生均匀的呼吸。

嘉庚路145号为先生故居。“陈嘉庚故居”七字为廖承志手书。院子的中央有一棵陈嘉庚手植的龙眼树,枝叶茂密,生机勃勃,让人思念先生的奋发精神。故居为两层小楼,陈列着先生俭朴的生活用具和感人的事迹。走近一排陈列橱,看到他用过的一把布伞,布伞是从南洋带回来的,已用了十多年,家人说那伞太不像样了,要给他更换,他说:“不像样不要紧,能用就行了。”还看到他的一只用破瓷杯做的烛台,家人建议买一只新烛台,他不许,说:“该用的钱几千几万都得花,不该用的一分钱也不能浪费。”他的故居是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接待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。

先生17岁去南洋学商。他说:“财由我辛苦得来,亦当由我慷慨捐出。”他集资千万,全部用于兴学等公益事业。1913年他创办集美小学,以后又办师范、中学、水产、航海、商业、农林等学校。集美解放时,周恩来曾下达命令:“集美学校是陈嘉庚创办的,一定要保护好。”

先生热爱和拥护 *** ,积极参加革命活动。曾于1940年冲破 *** 的阻挠,到延安慰问抗战军民。他在1910年就参加了中国革命同盟会,橱窗里陈列着他于1911年12月与孙中山先生的合影。他创办的集美学校被称为“民主堡垒,革命摇篮”。

先生一生献给文教事业的款项,价值人民币一亿五千万元,临终时还把300多万元献给国家。

陈嘉庚1874年10月21日出生于集美,1961年8月12日病逝于北京,享年88岁。他的墓地在附近的鳌园。在去鳌园的路上,经过“归来堂”,关于这座建筑,有这样一段故事:陈嘉庚是位多子女的父亲,弥留之际曾嘱咐家人,建一座小祠堂,让海外回来的子孙有个聚会的地方。周恩来知道他的遗嘱后,指示有关部门为他动工兴建了这座“归来堂”。堂前有先生的铜像,高2.3米,一手执杖,一手拿帽,行色匆匆。铜像背后的墙上,有 *** 的题词:“华侨旗帜,民族光辉”。

先生的墓地在鳌园靠海的一端,面对大海,背倚“集美解放纪念碑”。墓成马蹄状,由13块青石组成,青石护栏上刻有20幅浮雕图像,概括了先生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。

忠公不忘初心,厚植爱国之情。有人说,“嘉庚精神”的实质就是“忠”与“公”。“忠”体现在他忠于祖国、忠于人民,忠奸分明、嫉恶如仇,时刻“公忠谋国”。“公”体现在他愿意倾其所有,支援祖国抗战。

我们要如他一般把“忠”与“公”,把爱国之情融入到血脉中,铭记“勿忘国耻、奋发图强”,在不忘初心中厚植爱国之情、强化使命担当。诚毅牢记使命,砥砺奋斗之志。

陈嘉庚先生曾说,“我希望于你们的只是要你们依照着‘诚毅’校训,努力地读书,好好地做人,好好地替国家民族做事”。“诚毅”二字背后既有艰苦创业、自强不息的精神,又有以国家为重、以民族为重的品格。弘扬“嘉庚精神”,无论身处什么环境中,都要如陈嘉庚一般,永葆赤子之心,用心用情办事,牢记使命担当,在困难面前不退缩、在挑战面前不动摇,在牢记使命中坚毅笃行、不断向前。崇尚勤俭节约,坚守自律之心。当年,陈嘉庚先生倾注巨资办学,但是自己却勤俭节约,成为了勤俭节约的好榜样。

成由勤俭败由奢。任何时候,我们都应当崇尚勤俭节约。弘扬“嘉庚精神”,就要继承他的勤俭节约、艰苦奋斗。践行勤俭节约应当一以贯之,坚守自律之心,将勤俭节约、艰苦奋斗的观念作为行动自觉,坚决 *** 各类铺张浪费行为,把勤俭习惯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中。

创新成为追求,凝聚进步之力。惟创新者进,惟创新者强。被尊称为“校主”的陈嘉庚先生身上的创新更多的是开创,先后创办集美小学、集美中学、集美大学和厦门大学。这股敢于创新、善于创新的劲头,也被无数学子继承和弘扬。

比如敢于摘取“哥德巴赫猜想”这颗数学明珠的陈景润,致力于推动科技进步的卢嘉锡……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“嘉庚精神”。凝聚进步之力,离不开创新。我们要跟随前人的脚步,解放思想、乐于创新,拿出闯劲、拼劲和干劲,育先机、开新局。

人无精神则不立,国无精神则不强。“嘉庚精神”虽然只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的一个,却为厦门大学百年路强基铸魂、指引方向。

只有将陈嘉庚先生留下的“忠公、诚毅、勤俭、创新”精神财富融入到血脉里、转化到行动中,厚植爱国之情、坚守报国之志、践行强国之行,才能使其发扬光大,让“嘉庚精神”永绽光芒。

0
回帖 返回教育

硕士论文摘要和结论区别?关于陈嘉庚精神的论文? 期待您的回复!

取消
载入表情清单……
载入颜色清单……
插入网络图片

取消确定

图片上传中
编辑器信息
提示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