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桓公第一次盟会诸侯,以最丢人的方式收场

1年前 (2022-11-13)阅读2回复1
大清
大清
  • 总版主
  • 注册排名9
  • 经验值280625
  • 级别网站编辑
  • 主题56125
  • 回复0
楼主

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齐桓公篇(12)

编缉:闲乐生

春秋初期,齐鲁争霸,最末齐国大胜,鲁国回服了齐国。而那时候,齐桓公突然放软姿势,向鲁庄公提出了一项恳求,请他帮本身说一门亲事儿。

说到底,鲁庄公的母亲是齐桓公的姐姐,各人亲戚一场,不消把关系搞得那么僵。再说了,昔时鲁国的先祖周公旦与齐国的先祖姜太公股肱周室,夹辅成王(周武王之子)。成王认为他们辛勤功高,故特赐之盟曰:“世世子孙,无相害也。”两边几百年的传统友谊,怎么能说忘就忘。只要鲁庄公乖乖听话,齐国也不会为难他的。

齐桓公第一次盟会诸侯,以最丢人的方式收场

所以,齐桓公对鲁庄公不断都仍是很客气的,因为鲁庄公说的那门亲事儿可不得了,对方是周天子庄王的女儿王姬,地位尊贵无比,那对齐而言无疑是一场十分重要的政治联婚。齐桓公做了周天子的女婿,就能够上借天子之势,称霸诸侯,号令全国!而11年后(公元前672年),齐桓公实正成为霸主后,感激鲁庄公那个伐柯人,于是本身也做了次伐柯人,要将本身的侄女儿哀姜(齐襄公之女)嫁给鲁庄公,鲁庄公很兴奋,亲身到齐国来纳币定亲。

所谓纳币,其实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送彩礼。(先秦的婚俗,需要颠末纳摘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币、请期五步礼节法式,然后才可迎娶过门。)其时贵族送彩礼,一般需要五两(即二百尺)丝织成的帛,再加鹿皮两张。像鲁庄公如许的诸侯级大贵族,还要再加上一个大璋(某种贵重的玉器)。别怪周礼缜密纷杂,那就是其时人们的生活原则,有礼走遍全国,无礼寸步难行。完了两年之后(公元前670年),齐桓公吊足了鲁庄公的胃口,那才正式将哀姜嫁出,鲁庄公又亲身至齐迎娶,极尽礼数以表重视,从此齐鲁两国关系进进蜜月期。

扯远了,我们回头来再说齐桓公与王姬的那门亲事,它为什么必然要鲁庄公来主持才行呢?本来那是一个政治传统。根据周礼,天子将女儿嫁给诸侯,必使同姓诸侯出头具名主婚,假设天子亲身主婚,则会稠浊了天子与诸侯的尊卑边界。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,又是周礼的创始者,鲁周关系远超其他诸侯,所以历代齐侯娶王女,一般都由鲁君来说媒主婚。

于是,在那一年冬(公元前683年),齐桓公亲身来到鲁国,迎娶周王女。

同时,徐、蔡、卫等姬姓诸侯也各自送来女儿,做为周王女的陪嫁之滕妾,如许齐国便顺带又撮合了那几个诸侯国。齐桓公满载而回,死后一片莺莺燕燕,好不自得,好不幸福。《诗经》因而有诗《召南何彼秾矣》赞曰:

何彼秾矣?棠棣之华。曷不肃雝?王姬之车。何彼秾矣?华如桃李。平王之孙,齐侯之子。其钓维何?维丝伊缗。齐侯之子,平王之孙。

意思是:

怎么那样秾丽绚烂?好像棠棣花般持重标致。怎么那么肃静呢?王姬出嫁车驾实壮看。怎么那样秾丽绚烂?好像桃李花般鲜艳欲滴。平王之孙,齐侯之子,永结齐心。什么垂钓最便利?撮合丝麻成红线。齐侯之子,平王之孙,永结齐心。

强国的君主就是好哇,想泡谁就泡谁,想娶谁就娶谁,还有文人帮手写诗赞颂,瞧瞧,都夸出花儿来了。

史乘记载,齐桓公的妻子数和儿子数都是春秋之最,比起专情且无子的齐襄公,齐桓公实可谓家庭事业双丰收,看来我们应该从头熟悉一下“红颜祸水、好色亡国”那句话了,齐桓公、晋文公、汉武帝、唐太宗不都是出了名的好色么?那对他们的事业似乎也没啥影响。依我鄙意,比起好色来,专情似乎更求助紧急,欧阳修说:“英雄多困于所溺。”喜好普遍没关系,关键要自我胁制,不克不及沉湎,不然就会成为昏君,好比南唐后主、宋徽宗,还有明天启。

迎娶王女,只是将齐国的国际地位提拔了些,齐桓公实要想将强齐转化为霸齐,还得主持几次国际诸侯大会,处理一些国际纠纷,如许才气实正树立威信,得到诸侯们的拥护。

恰在此时,地处中原的宋国(今河南商丘)发作了一场大内乱,给了齐桓公一个大好时机。

说它是大内乱,一点儿不夸饰,因为它乱的离谱,乱的人晕头转向。

起首,是宋伐鲁,宋国上将南宫长万曾被鲁军俘虏,宋国国君宋闵公于是不放在眼里南宫长万,南宫长万是个爆脾性,更是一位吕布型的爆裂猛男,他无法忍耐那个羞耻,于是翻身囚徒做仆人,竟然在一次被侮辱后用一张棋盘当场拍死了宋闵公,然后策动政变,改立令郎游为国君,并反攻倒算,起头大规模清洗宋国公族子弟。

那是以臣弑君,祸乱朝堂,最为离经叛道。

接着,逃到别国的宋国诸令郎,又向曹国借兵,倡议反攻,打败叛军,攻进宋都,杀死令郎游,改立令郎御说为国君,是为宋桓公。

那是兄弟相残,同样很不仁道。

南宫长万不愧是春秋时代一位传奇猛将兄,不只武艺高强,并且轻功惊人,他战败后,竟然一人拉车载着母亲,徒步狂奔两百多里,一天就逃到了陈国。宋桓公向陈国要人,陈国便用美人计将其灌醒诱捕,然后让人用犀牛皮将其层层包裹,然后用生牛筋奥秘捆扎,连夜送回宋国,不意半路上南宫长万酒醒,怒形于色,嘶吼如雷,神力迸发,拼命挣扎,庇护者吓得催马狂奔,但比及宋国时,牛筋已脱落大半,犀牛皮亦已破损,南宫长万的四肢举动竟然全都露了出来,宋桓公暗自心惊,那龙虎之力也不外如斯,于是赶紧命人把南宫长万剁成肉酱,然后遍赐群臣,给各人加餐。可惜了那一身好肌肉啊。

虽是叛臣,但如斯残暴,其实令人不冷而栗。

听到那些事儿后,此外国度只当猎奇八卦故事,政治灵敏性极高的齐桓公却不那么想,他决定趁此时机搞工作,起首他派人朝见周天子,恳求正式封爵宋国新国君,也好给手续不全的宋桓公补个正式体例。早已习惯被强国萧瑟在一旁的周天子,突然觉得本身有了存在感,一高兴,便受权姐夫齐桓公全权处置此事(齐桓公的岳父周庄王刚往世,新周王刚即位)。齐桓公便拉起虎皮唱大戏,预备召集诸侯们开个会,以不变宋国政局,同时号召各人配合庇护周朝协调社会,不要重蹈宋国覆辙。

那主意看起来似乎不错,然而,齐桓公其实不晓得,他其实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。

因为往常像如许的大型诸侯盟会,一般都是由周天子亲身主持的,齐桓公如许属于僭越,十分不合礼制。

当然,自从犬戎乱周、平王东迁,周王室日渐陵夷,到了那会儿实力也就差不多一中小诸侯水平,再加上周王室本身也内乱频繁,所以无论从实力上仍是从威信上,周天子都失往了指导全国的本钱,但是在形式上在名义上在诸侯的固有看念里,周天子仍然是无可置疑的全国宗主,现在齐桓公竟妄图本身带各人玩儿,恐怕没那么随便。

公然,在齐桓公五年(公元前681年)春的此次北杏(齐地,在今山东省东阿县境内)盟会上,齐桓公向宋、鲁、陈、蔡、卫、郑、曹、邾八国广发英雄帖,预备召开国际诸侯顶峰领袖会,领袖们却大多没有来,像中原老牌诸侯、同时也是姻亲之国卫国,周王宗亲之国曹国,之前的中原小霸郑国,以至在口头上已经表达过从命本身的鲁国,通盘都不卖体面不捧场。齐桓公一眼看往,只要本次盟会的配角宋桓公,以及陈、蔡、邾仨儿小国的国君同情巴巴的围坐在一路,大眼瞪小眼,气氛为难莫名。

固然来的人只能凑桌麻将,但会仍是要开,齐桓公只得强压怒火,先行在高坛上执盟主与寡国君沥血以誓。

那里阐明一下春秋时候诸侯盟会的仪式流程吧,挺有意思的。

起首,要在会盟的处所挖一个方形的大坑,然后在坑边把牛、羊、马等牺牲宰了取血,再将牺牲的左耳割下来放在玉盘子里备用,剩下的牛羊尸体就扔在坑里,招待鬼神享用。

一般来讲,盟会中地位更高的人负责割耳朵,所以一般我们又称牛耳为“执盟主”。盖牛是牺牲中最顶级的,故大型盟会一般用牛,商代时也有用人牲的,但太残暴,周代时很少用了,不外据考古发现,人牲在春秋期间并未完全废行。

此外,取的牲血也要拆好,用于在盟会的时候书写盟约,称为“血盟”。盟书写好后,每人再微饮血,将牲血涂抹在嘴唇上,称为“歃血”。歃血完毕,各人都长得跟吸血鬼似的了,牛耳就率领各人一路高声宣读盟誓,最初按照老例说两句啥“如违此誓不得善终”之类的狠话,完了就将盟书的副本(一般为玉、石所造)放在坑里的牺牲上面,再多扔几块玉器进往(前人认为玉代表信誉,好比玉玺),填土埋好(见20世纪考古发掘的山西“侯马盟书”),供鬼神时刻监视查抄——谁违约就赏罚谁。盟书的副本则由参与盟会的诸侯带回本国,放在宗庙里好好收躲起来,由太史保管。

据《左传·襄公十一年》记载,负责监视盟约的“各路仙人”包罗:司慎、司盟(二天神);名山、名川;群神、群祀;先王、先公;七姓十二国之祖。由此可见周代人的祖灵崇奉与天神崇敬仍是十分严峻的,并且拥有一整套齐全的宗教系统。那种不良风气,比及儒家等人本主义思惟流行全国的时候,就逐步淡出了中国的汗青舞台。从重神惧鬼到人文关心,那是汗青的朝上进步。

又扯远了,我们回过甚来说齐桓公,齐桓公允强压怒火先行执盟主的时候,他并没有发现,在与会的列国指导人中,竟有一人比他还郁闷。

那小我就是宋桓公,他之所以郁闷,是发现本身似乎被齐桓公给耍了。

为啥那么说呢?本来周朝分封诸侯一共有五个品级,由高到低别离是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,宋桓公为先朝贵胄,位列公爵,比齐桓公的侯爵要高一等,并且宋国地广人寡,国力与齐国只在昆季之间,按事理,执盟主的牛耳就算不是周天子,也应该是宋桓公才对,就算是宋国历经内乱需要齐国搀扶帮助,齐桓公也没有理由做齐桓公的仆从小弟,却没想齐桓公竟间接大模大样的做了牛耳,那不是给宋桓公都雅么?他能高兴么?

何况,鲁、曹、卫、郑等地位比他低的诸侯都不卖齐桓公的体面,他宋桓公为啥要卖?那不是自贬身份,那不是犯贱么?

宋桓公越想越觉得本身没体面,于是他没等会开完,竟自个儿偷偷溜回国了。

我们后面讲到宋襄公一章时会讲到,身为殷商后嗣的宋国人继续了祖先的贵族臭脾性:说得好听点就是把荣誉至上胜于生命,说得难听点就是死要体面,甘愿死了都要体面。

不外宋桓公有了体面,齐桓公的体面却全被丢光了,他气急松弛,心里曲把宋桓公祖宗十八代骂了遍:好你个老宋,寡人开那破会,就是为你命名分的,如今你却中途走人,公开拆我的台,你要寡人的体面往哪里搁?

在第二天的会议上,齐桓公傻傻地看着陈君、蔡君、邾君三位“小伴侣”,再也没了昨日的意气飞扬。他本想风光景光的收场结合国大会顺利荣登霸主之位,却没想到最初却只剩下三只阿猫阿狗,只能凑桌斗田主了,那会还开个屁呀!

最末,齐桓公只得在高坛上空喊些政治标语,走完过场,将会议草草完毕。

那就是齐桓公“九合诸侯”(指九次重要盟会,不包罗其他小型盟会)的第一合,其间固然风波不竭,但它事实是周代有史以来第一次以诸侯身份主持会盟的称霸活动,它代表着中国共主政治的完毕,霸主政治的起头,其意义相当严重,当然,从详细会盟情状来看,齐桓公现在就想以诸侯身份代行周天子权柄,称霸全国,那恐怕还有很长的一段的路要走。别的齐桓公虽有些丢人,但收获仍是很大的,因为通过此次试探,齐桓公对齐国的国际影响力有了一个准确的评估,接下来就能够据此调整本身的外交战术。北杏会盟后,齐国立即出兵吞并了鲁国的附庸遂国(今山东肥城南,所谓附庸,“不克不及五十里者,不合于天子,附于诸侯也”,差不多只相当于一个乡镇),以向中原诸侯请愿,然后很快又策动了对鲁国的进攻。那即是春秋时代霸权战争的先声了,固然仍是谁不平打谁,但明面上喊做替周天子讨伐不义,如许就能够将国际争端晋级为替天行道,政治高度就上来了!

总之,齐桓公就是要向全国宣示,新的霸主时代就要降临了,顺之者昌,逆之者亡!顺我者昌,逆我者亡!

0
回帖

齐桓公第一次盟会诸侯,以最丢人的方式收场 相关回复(1)

荣耀战神
荣耀战神
沙发
齐桓公第一次盟会诸侯,以最丢人的方式收场,这一幕也彰显了他的短视与傲慢所带来的尴尬结果。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,这句古老谚语再次验证了这样的道理啊!
10分钟前回复00
取消
载入表情清单……
载入颜色清单……
插入网络图片

取消确定

图片上传中
编辑器信息
提示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