瓷器小巧的造法是如何的?

1天前 (12-08 03:48)阅读1回复0
kanwenda
kanwenda
  • 管理员
  • 注册排名1
  • 经验值89040
  • 级别管理员
  • 主题17808
  • 回复0
楼主

瓷器粉饰技法之一,其造造办法是,先在生坯上按图案设想的花形,通过镂雕工艺,雕镂出许多两壁洞透,且规则散布的小巧眼,然后用特造的通明釉将孔眼填满,再通体施釉进窑,颠末焙烧在高温下一次烧成。烧成后的小巧瓷,瓷胎上镶嵌了许多米粒状的碧绿通明的小巧眼图案,镂花处亮堂深入,但不洞不漏。那种透光的米粒状孔眼,喊做“米花”,在日本则喊“米通”。

小巧瓷汗青悠久,起源可逃溯于宋代呈现通明的影青釉填满孔眼的造瓷工艺。明永乐年间造造身手趋于成熟,明清流行。现在青花小巧瓷在日用中西餐具、茶具、酒具、陈列用具、灯具上普及运用;小巧眼的外形也已从传统的米粒状开展到新月状、流线状、菱角状、多角状等多种外形。

0
回帖

瓷器小巧的造法是如何的? 期待您的回复!

取消
载入表情清单……
载入颜色清单……
插入网络图片

取消确定

图片上传中
编辑器信息
提示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