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千一百八十二帖 读《山野拾掇》

2周前 (11-25 19:35)阅读1回复0
kanwenda
kanwenda
  • 管理员
  • 注册排名1
  • 经验值90300
  • 级别管理员
  • 主题18060
  • 回复0
楼主

  读书破万卷(4182)•《山野拾掇》

  《山野拾掇》,现代游记集。孙福熙著。新潮社1925年2月初版,列为“新潮社文艺丛书”之一。1927年2月改由北新书局再版。

  孙福熙(1898—1962),现代做家。字春苔,曾用笔名丁一、寿明斋,今绍兴市区人,现代散文家、美术家。1912年小学结业,考进浙江省立第五师范学校,结业后在绍兴敬敷小学任教。1916年至1917年在师范学校和师范附小任教。1919年经鲁迅介绍到北京大学藏书楼任人员,并在北大文史哲各系选课旁听,积极参与了“五四”运动。次年由蔡元培选举赴法国勤工俭学,先在里昂大学任秘书,后考进法国美术专科学校学绘画及雕塑。那期间结识了周恩来、陈毅、何长工等人,并与鲁迅手札往来密切,在鲁迅搀扶帮助下起头文学创做活动。1925年因母病回国, 与其兄孙伏园在北京编纂《京报》副刊。1928年后,历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传授、稽山中学代校长、昆明友仁难童学校校长、东方语言专科学校教务主任、侨务通信杂志编纂等。期间曾于1930年再渡赴法,进巴黎大学选学文学和艺术理论,曾为鲁迅的《野草》等著做绘造过封面和插图。抗战期间还参与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,创做和展出多量抗日鼓吹画,并在杭州兴办“孑民美术学院”。1948年任浙江大学、中山大学传授。解放后历任上海中学校长、上海市教导研究会 、人民教导出书社高级编纂、北京编译社高级编纂等职。文艺做品有散文集《山野掇拾》、《回航》、《大西洋之滨》、《三湖游记》、《早看西京》,杂文集《北京乎》,小说集《春城》,翻译集《越南民间故事》等。早期散文做品清爽婉约,细腻生动,善以游览素材为素材,构勒出丰富多摘的风俗和民情,对社会下层人民的困苦寄予同情。此中《炎天的生活》、《红海的一幕》、《清华园之菊》到处颂扬,被选为中小学语文教材,收进《古今名文八百篇》。其杂文深受鲁迅影响,委婉而深入。后期在全国各地报刊杂志颁发游记、杂文、小品、回忆鲁迅的纪念文章以及翻译介绍西欧美学理论和美术做品等。还翻译了《法国路易十四期间的建筑风气和粉饰艺术》,创做了长篇小说《赤子》和《书仙传》 (未出书)。

  《山野掇拾》封面的彩画《扣动心弦深处》是做者自做的。全书82节,各缀小题,在1922年10月至1924年7月的《晨报副刊》上连载过,结集时写了序和跋。做者于1921年留学法国,次年7月20日分开里昂下乡游览,到村落写生,本书就是此次旅居生活生计的收获之一。此书笔录做者于1922年暑期分开里昂下乡游览,到Savoie小住做画的生活片段,分红82节,“随见随画,随见随记”。从乘车动身、看沿途光景起笔,到寓居法国友人家遭到亲热友好招待,以及在那小村中的生活情景、见闻感触感染、做画颠末等等,无纷歧一细述,娓娓道来。做者说:“我本想尽量掇拾山野风味的,不知不觉的掇拾了许多掇拾者本身。”故在写景记事之时,不觉融进自我,到处抒情议论,颁发本身对人生世事的观点,以至做某种哲理性的根究。如写彼时那异国村庄纯朴清幽的气氛,村人温厚、乐天、勤奋、好客的习气,不由首肯其自力更生、尽心尽量的生活体例与处世立场。既感慨“在那物量文明国中,也有世外桃源式的山村,也有赞誉世外桃源的人”,又为所碰见的个别欺诈行为而忧愁。同时,亦在对景物人事的记叙描画中剖示本身“细磨细琢的个性”及由来;在记叙本身勤奋做画颠末时表示画家独具的目光和独到的感触感染,即从通俗景事中觉出其十分之美妙,于人们漠视的处所予以加倍的描写。故被赞曰:“他的文字几乎满是画,……文中有画,画中还有诗,诗中还有哲学” (墨自清《山野掇拾》) 。

  他既写天然风物之美,又写村民情面之美,还着重表达了本身对人与天然协调相处生活的喜欢与憧憬之情。所以在《我为什么有那个记述》里,他自白:“我本想尽量掇拾山野风味的,不知不觉的掇拾了许多掇拾者本身。”他是个画家,看察详尽灵敏,描画精巧逼真。本书出书后,遭到文坛的瞩目。墨自清于1925年6月做书评《“山野掇拾”》颁发在《我们的六月》上,称道他“文中有画,画中还有诗,诗中还有哲学”、并对其“细磨细琢的功夫”备加赞扬。

  《山野掇拾》是孙福熙的代表做。文章以与伴侣拉家常的体例,论述了《山野掇拾》颁发的启事:“闻到野花香,不由思念故人”,“想与故人共赏之。”接着做者点出了本文的次要内容,“我本想尽量掇拾山野风味的,不知不觉的掇拾了许多掇拾者本身。”言简意赅,标新立异。一般“跋文” (或称“跋”)在于填补阐明“序”中未说及或说得不敷够的处所。而本文做为“跋文”写的都不是那些,而是论述做者对生活的特殊感触感染。那就是“文艺家尽量的到民间往,逃求人类的大生命分配于各人的式样而记述其异同。”那一句是全篇意蕴的凝聚点,下面所有文字皆由此而生发开来。“讲到民间,不由又想起我在民间的乐趣。”承先启后,引出做者“在民间的乐趣”的生动记述。做者通过向群寡学割葡萄场景的生动描述,表示出文艺家应该到民间往拜群寡为师,才气获得创做乐趣的思惟。做者写本篇《跋文》是在1923年,做者在其时前提下已经熟悉到“文艺家尽量的到民间往”的重要性是非常罕见的,表现了20年代朝上进步的文艺思潮。

  《跋文》在用大部门篇幅详细描述他在民间的乐趣后,接着把那种感触感染加以升华,他说:“不曾到民间往的人只知农夫之食粗拙,不知他也闻稻花香,也有唱惯农村乐的人拿起锄耙才知歌中贫乏一句手臂痛。我期看各人可以尽量的理睬别人的苦乐,——或苦中之乐,或乐中之苦。”那段文字的意思是很大白的,即只要到民间往,才气领会农人的苦乐,才不至于鄙视农人。“免得眼睛生在额上的鄙夷别人,或胁肩谄笑的恭维别人。”表示了做者尊重劳动群众,甜拜辛勤群众为师的贵重操行。

  《跋文》语言亲热, 天然顺畅,做者摘用与读者“林间漫步”、“灯下谈心”的体例抒写,给人一种亲热、纯朴、真诚的觉得。文章一开头就把读者带进协调亲热的气氛里,接着做者生动地记述他在民间的乐趣,又似乎做者在与老友讲前不久发作的一个有趣的故事,津津有味,使读者分享到做者的快乐。文章语言另一特征是熔记叙、描写、议论于一炉,论述故事,文笔生动、逼真;描写人物栩栩如生,记忆犹新。做者是闻名的画家,往往用画家的目光写景,寥寥几笔,就能勾画出一幅令人想象的斑斓画面。如文章最初一段,做者描画了一幅色彩灿艳,充满生气的春景,使人眷恋忘返,浮想联翩。

  评:随见随画漫笔记,沿途光景看起笔。娓娓道来谈感触感染,抒情议论观点异。

  憨厚清幽异国景,世外桃源赞誉诗。文中有画画中诗,诗中还有哲学义。

0
回帖

第四千一百八十二帖 读《山野拾掇》 期待您的回复!

取消
载入表情清单……
载入颜色清单……
插入网络图片

取消确定

图片上传中
编辑器信息
提示信息